巴丹吉林廟海子 內(nèi)蒙古沙漠秋色
2012-04-07 19:48 來源:網(wǎng)易旅游 打印本頁 關(guān)閉
來源:國際在線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中國秘境”蒙古阿拉善盟境內(nèi),因擁有100多個美麗的沙漠湖泊、蘆葦蕩而備受青睞,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面積4.7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西北部還有1萬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至今尚無人類的足跡。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間,沙山相對高度可達500多米,堪稱”沙漠珠穆瑪峰”。
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山相對高度可達500多米
巴丹吉林沙漠“五絕”
巴丹吉林沙漠由眾多的沙山和沙間湖泊相伴組成。沙山高大雄偉,湖水晶瑩湛藍,這種獨特的沙漠景觀堪稱是沙漠中的極品,在世界上也是獨有的。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內(nèi)蒙古高原西部,面積4.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四大沙漠。在沙漠腹地高大的沙山間分布有140多個湖泊,當(dāng)?shù)厝朔Q為海子,湖水清澈見底,鑲嵌在大漠里像珍珠般閃爍,多為咸水湖。不可思議的是,咸水湖里有淡水泉眼,噴出的水十分甘甜,令人稱奇。在海子的周圍是沼澤化草甸和鹽生草甸,也是大漠中重要的牧場和居民點。這里的沙山平均高200米至500米,必魯特沙山高500多米,海拔約1700米,是世界沙漠中最高的沙山。其沙脊如刀削一般,呈金字塔型,被譽為沙漠中的珠穆朗瑪?!捌娣?、鳴沙、秀湖、神泉、古廟”堪稱巴丹吉林“五絕”。
相傳幾百年前,有一個叫巴丹的額魯特蒙古族老人,放牧?xí)r誤闖進入了大漠,迷失中發(fā)現(xiàn)了60個海子和海子邊上水草豐美的牧場,吉林是蒙語60的意思,故名巴丹吉林。此后額魯特人就世代生活在這世外桃源里。
廟海子蒙語稱為蘇敏吉林,意思是“有廟的海子”。海子邊有座藏傳佛教寺廟,建于1755年。這座白墻金頂漢藏混合的建筑背靠沙山,面朝湖水,莊嚴肅穆,幽靜典雅,被稱為“沙漠故宮”,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地標(biāo),亦是牧民心目中神圣的殿堂。寺外還有一座白塔,在黃沙藍水間顯得格外搶眼。傳說寺廟是匯集了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采用了雅布賴山和天山的石頭做基石和棟梁而建成,是沙漠中唯一從始建保存至今的寺廟。夕陽映紅了沙山,連同湖岸婆娑的柳樹與古廟一起靜靜地倒映在水中,如夢似幻。
廟海子邊有十幾戶牧民,以前靠放牧為生,湖里的鹵蟲亦是牧民的收入來源之一,據(jù)說鹵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是魚、蝦類幼體的最佳飼料,牧民稱之為鹽蟲子,蟲體通紅形如蝦。每當(dāng)秋季,牧民撈起鹵蟲曬干,一公斤可賣200多元。近幾年為保護沙漠生態(tài)限制放牧,年輕人多數(shù)出外謀生去了,年長者留守居住,政府補貼建房,在旅游季節(jié)接待游客食宿?,F(xiàn)在,旅游收入是牧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廟海子是個神奇的湖。湖周圍是沙山,這里一年的降水量僅有幾十毫米,蒸發(fā)量遠大于降水量,湖水含鹽量高,但卻不曾枯竭,也不曾被風(fēng)沙掩埋。湖中有淡水泉眼,還有一眼聽經(jīng)泉———每當(dāng)寺廟頌經(jīng),泉水就會汩汩流出,頌經(jīng)聲一停,泉水也戛然而止。
這里的地下水豐沛,只需挖幾米深,就有淡水了。這是巴丹吉林沙漠的神奇之處。據(jù)最新研究推測,沙漠之下可能隱藏河網(wǎng),水源來自500公里外的祁連山,或者是更遙遠的青藏高原的冰雪消融滲入地下流入暗河。
相關(guān)新聞
精彩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