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強調,反腐應“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半年過去,“治標”的舉措漸次揭曉,“治本”的方案仍在爭議之中?! ?/p>
在6月份的最后一個周末,中央紀委一頭一尾先后披露了兩起省部級官員落馬信息,他們是原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長郭永祥和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長王素毅。7月的第一周是第三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區(qū)總工會主席李達球。
1961年出生的王素毅是第一個落馬的“60后”省部級官員。
如果再加上此前宣布的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原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劉鐵男和原安徽省副省長倪發(fā)科,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央紀委證實的落馬省部級官員已經達到6人?!?/p>
這還只是省部級這一層級的查處數(shù)字,各地紀檢機關查處的數(shù)字自然更為觸目。十八大后廣東紀檢監(jiān)察機關共查處4613名干部,其中地廳級干部29人、縣處級干部242人,江蘇則在十八大后查處了147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
新華社文章似乎預告了還將有高層官員落馬:“自李春城起,十八大后中央反腐明顯提速,不知下一‘老虎’是誰?”
下一“老虎”是誰
國內輿論普遍認為,“老虎”頻現(xiàn),和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今年1月份提出的中央反腐新思路有關?! ?/p>
今年1月23日,在中央紀委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強調,要深刻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p>
之前各級紀檢部門反復強調的反腐指針是“三個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在這一背景下,王岐山“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的新提法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并被視為中央反腐新思路?!?/p>
外界更為關注的是,在“以治標為主”的新形勢下,新一屆中央紀委將出臺哪些具體舉措,以遏制腐敗高發(fā)態(tài)勢。半年之后,謎底漸次揭曉。
1月,中央紀委在全會公報中宣誓年內開展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抽查核實工作,目前正在研究全國層面的抽查方案。在方案尚未出臺的情況下,中央紀委將抽查的權力一部分下發(fā)給了正在全國10個省份和單位巡視的中央巡視組——要求巡視組對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進行抽查。
除了被授予抽查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的權力,中央巡視組的工作重心也在今年發(fā)生了重大改變?!?/p>
在1996年至2003年的摸索運行階段,巡視制度的主要職能便是發(fā)現(xiàn)和反映腐敗線索,為辦案提供服務。到2003年巡視制度正式運行時,中央根據現(xiàn)實情況對巡視范圍進行了擴充,加入了檢查各地貫徹中央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執(zhí)行情況的內容?!?/p>
到了2013年,5月17日中央巡視工作動員暨培訓會議給出的答案是,調整巡視工作的重心,讓巡視回歸其最開始和主要的職能:發(fā)現(xiàn)和反映違法違紀線索,做好中央的“耳”和“目”。
約談也成了中央紀委一項新的工作方式方法。4月22日至26日的5天時間里,王岐山帶頭,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領導班子成員一起就落實八項規(guī)定分別約談了53位派駐到中央和國家機關的紀檢組組長、紀委書記以及中央紀委委員和各省份紀委書記。對于不少派駐紀檢組長、紀委書記來說,這樣“被請到辦公室,面對面、一對一交流式的匯報還是10年來的第一次”?!?/p>
與此同時,中紀委還對內設機構進行了改革,在原來8個紀檢監(jiān)察室的基礎上,再增加兩個,達到10個室,增加的兩個室均負責查辦地方腐敗案件,這樣專責查處地方省部級官員貪腐案件的案件查辦室就達到了6個。
據記者統(tǒng)計,自2003年以來,公開報道的80名左右的落馬省部級干部中,如果以工作部門劃分,在地方工作的要超過七成,在部委、國企工作占三成左右。這一比例也能從十八大后落馬的5名省部級官員所屬工作部門上得到驗證。6名落馬高官中,除了劉鐵男落馬前在中央部委任職,其余5人均在地方任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