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消息 據俄羅斯《消息報》3月4日報道,俄羅斯空軍日前已經確認了遠程航空兵前景航空系統(tǒng),即第5代戰(zhàn)略轟炸機的研發(fā)方案,決定由圖波列夫設計局負責研制新型亞音速隱形轟炸機,替代現代化核導武器載機圖-95MS和圖-160。但是由于受到隱形性能要求及自身結構特點的限制,飛機的最大速度將無法突破音速。
此前所有人都曾預測俄空軍第5代戰(zhàn)略轟炸機將具備超快的飛行速度,羅戈津副總理甚至聲稱遠程航空兵前景航空系統(tǒng)的速度可達到6000公里/小時,但是軍方卻從幾種方案中選擇了圖波列夫設計局提出的亞音速隱形戰(zhàn)略轟炸機的方案。俄空軍消息人士指出,圖波列夫設計局在新一代戰(zhàn)略轟炸機設計草案競選中勝出,新飛機將采用飛翼布局。但是由于翼展極為龐大,以及受自身結構特點的限制,飛機不可能突破音速,不過其隱身能力將會非常高,可能不會被敵方雷達發(fā)現。
俄國防部高官透露稱,去年初俄軍開始進行新一代戰(zhàn)略轟炸機初步方案選拔大賽。除了圖波列夫設計局之外,還有其他幾家設計局參加,他們提出了幾種超音速方案和一種高超音速方案,但是軍方最終做出了有利于隱身能力的選擇,選定了圖波列夫設計局的草圖。
大約兩周前,俄羅斯負責國防事務的副總理羅戈津還曾表示,遠程航空兵前景航空系統(tǒng)應當是高超音速轟炸機。他認為,俄羅斯需要的不是和美國B-2類似的產品,而是飛行速度超過5馬赫,即大約6000公里/小時的飛機。但是羅戈津副總理的計劃在物理原理上顯然有點自相矛盾。俄航空領域一名消息人士解釋稱,為了達到高超音速飛行速度,飛機應當采用理想的流線型氣動布局,但是為了實現對雷達隱身的效果,卻需要棱角線型氣動布局,這種結構特點能夠使敵方防空系統(tǒng)雷達輻射的反射波偏向,使對方看不到飛機反射回來的信號,從而做到飛機對雷達的隱身。在此方面可以制造出大號的T-50,但是這種結構輪廓對重達120噸的戰(zhàn)略轟炸機來說,會導致氣動阻力增加,油耗過大,這意味著航程的縮短。另外,為了實現超音速飛行,發(fā)動機內應當進入更多的氧氣,為此進氣道應當寬而直,但是隱形飛機需要S型進氣道,以便遮蔽發(fā)動機葉片,防范雷達輻射波,而在這種方案下進氣量將會不足。還有,為了保證在熱輻射方面的隱身性能,飛機發(fā)動機應當像美國B-2亞音速隱形轟炸機一樣隱藏到機身內部,但是要想實現超音速飛行,就需要強大的推力,而目前暫時只有噴管在外部的發(fā)動機才能產生這種推力,比如圖-160、B-1和“協(xié)和”飛機。最終,設計師們提出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觀點得到了軍方的贊同?,F在圖波列夫設計局應當盡快完成新一代戰(zhàn)略轟炸機戰(zhàn)術技術性能方面的研發(fā)工作,然后在2014年初提交科研工作預算。預計前景轟炸機應當在2020年開始批量生產。
俄《起飛》雜志行業(yè)主編安德烈-福明認為,俄空軍之所以選擇亞音速戰(zhàn)略轟炸機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不僅與保證雷達隱身性能有關,還與這種飛機造價更低、航程可能超遠有關。福明指出,在選擇新一代戰(zhàn)略轟炸機設計方案時可能根據設計任務要求綜合考慮了幾個因素,既有航程,又有載重量,還有堅固性能。如今要想保證雷達隱身性能,不僅可以通過自身形狀,而且還能通過使用雷達吸波材料,以及能夠施放干擾的特種電子設備來實現。雖然不可能研制出對雷達絕對完全隱身的飛機,但是可以大幅減少能夠決定其在雷達屏幕上顯示的感光點大小的有效反射面積。如果說在在一定視角下,在某些第4代殲擊機上這種有效反射面積為3平方米的話,那么美國第5代殲擊機僅為0.3平方米,而下一代戰(zhàn)機可能會降至0.01平方米。但是這僅靠雷達吸波材料是做不到的,需要進行重大的結構改變。
俄航空領域獨立軍事專家安東-拉夫羅夫表示,西方已經放棄了使用超音速飛機突破防空系統(tǒng)的構想?,F在對于突防來說更重要的是隱蔽性和航程,而不是速度。俄羅斯沒有可靠的盟國和海外大型軍事基地,因此擁有能夠從本土起飛摧毀盡可能遠距離的目標的戰(zhàn)略航空兵飛機顯得非常重要。而且對俄羅斯陸軍來說,更重要的也正是空軍,而不是海軍。俄軍必須擁有能夠保護本國在世界各地利益的觸角較長的手臂。
俄空軍遠程航空兵前景航空系統(tǒng)研發(fā)項目預計將耗費數萬億盧布,而且俄空軍需要裝備的量產型飛機數量不會超過數十架,因為戰(zhàn)略轟炸機受到俄美限制進攻性戰(zhàn)略武器條約的制約,而且任何國家都不會出口這種飛機。所以根據計劃,未來新型戰(zhàn)略轟炸機將不僅配備攜帶核彈頭的戰(zhàn)略導彈,還要攜載使用非核戰(zhàn)斗部的高精導彈,以及制導航空炸彈和自由落體炸彈。(編譯:林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