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明“黑名單” 能否讓游客不再“任性”?
飛機上打鬧?景點購物“順手牽羊”?——這些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將有可能被“記錄在案”并被追責。
國家旅游局日前表示,從今年開始分級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檔案,制定并實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記錄管理辦法》,航空公司、旅行社、旅游飯店等聯動,形成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報、追責機制。
游客“黑名單”如何維護億萬人的旅行安全?哪些關鍵措施需要配套和完善?
如何判定不文明行為?
涉法律風俗生活習慣三方面
國家旅游局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旅游36億人次,入境旅游1.28億人次,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億人次大關。
對于如何判定不文明行為,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認為需要分為三個層面:公安等執(zhí)法部門有查處的案例,直接記錄在案;經過媒體曝光,社會影響惡劣的案件通過相應旅游執(zhí)法部門調研取證,查實后可以記錄在案;導游、游客之間的取證,舉證,經執(zhí)法部門認定后記錄在案。
也有專家認為,游客不文明行為屬于道德行為范疇,較難把握和判定。安徽新天地旅行社總經理岳青松說,判定不文明行為進行記錄必須要有證據,這種證據采集需要一線工作人員去做,但一線導游和領隊不是專業(yè)執(zhí)法人員,實行起來很難做到如實記錄。
“不文明行為不是旅游過程獨有的,而是日常行為在旅游過程中的體現?!敝袊糜窝芯吭涸洪L戴斌認為,游客不文明行為是個寬泛概念,涉及法律、風俗、生活習慣三個方面,因此必須要分類管理。一是違法違規(guī)的不文明行為,要受目的地法律法規(guī)和所在國家法律雙重管束,由執(zhí)法機構判定。二是風俗民情。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負管理責任,服務運行商有告知義務。三是生活習慣與文化差異的問題。
如何處罰?
目前仍然缺少法律依據
對于如何追責游客不文明行為,目前討論比較多的方法是信息通報及限制旅游行為,讓不文明游客真正產生“一時不文明,時時受約束;一處不文明,處處受阻礙”的震懾感。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此前表示,國家將堅決懲治旅游不文明行為,抓住典型案例,發(fā)揮警示教育作用。國家旅游局將協調相關方面,對不文明旅游者進行依法處置,依法制定對不文明旅游者追責制度。
然而不少消費者表示擔心,比如,公開曝光游客信息會不會涉及侵犯個人隱私?有著豐富出游經驗的合肥市民張瑤質疑說:“一旦被記錄是否一輩子都無法正常出行,還是會影響其他社會活動,會不會過于嚴重,處罰的度誰來把握?”
劉思敏則認為,旅游法并沒有對不文明旅游行為處罰作出規(guī)定,目前游客不文明記錄的處罰仍然缺少法律依據。只有修改旅游法,或者對旅游法作出進一步司法解釋,才有法可依。“前提必須是法律授權,然后再進一步探討,對于不同危害程度,處罰的方式方法作出相應限定?!?/p>
誰來執(zhí)法?誰來監(jiān)管?
和國家誠信體系建設結合
由于旅游部門沒有執(zhí)法權,因此有專家建議應當由旅游部門和有執(zhí)法權的部門配合和聯動,加強“不文明檔案”的硬約束。
對此,湖南省張家界市旅游局局長丁云勇認為,“黑名單”制度要和國家誠信體系建設緊密結合,建立公民個人信譽檔案且全國聯網,涉及個人經營、生產、信貸、就業(yè)等管理審查,更涉及出國出境審查,比如,某游客因出國有嚴重不文明的案件記錄,在出國境審查時可以拒簽,待限定期滿后方可準簽。市場監(jiān)管要共同聯動且信息共享,沒有嚴格把關的必須要實行追責。
劉思敏強調,最終判斷游客是否有要被記錄的不良行為應由政府主管的第三方機構如法院等來處理,同時也要保留游客自身申訴的權利,避免“偏聽偏信”的情況發(fā)生。張瑤認為,如果要建立游客“黑名單”,也應同時建立航空公司、旅行社、旅游飯店等組織“黑名單”。“這種文明檔案記錄必須是立體化的,各個主體都在文明誠信的約束下,效果才是最大的。”
關注"映象旅游"官方微信 即時獲取最新旅游資訊、景區(qū)優(yōu)惠信息、特色優(yōu)惠活動,搶先展示景區(qū)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