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8 08:12:0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網友評論0條 查看全文(共1頁)
運營商補貼、渠道拓展等政策力,無疑是推動我國手機用戶從2G向3G遷移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加速了智能手機在中國的普及進程。但在此過程中,運營商挾其優(yōu)勢,將龐大的銷售量作為一種推銷渠道,將多種應用軟件預裝進定制機內,以開拓增值業(yè)務。但這一情況常常對消費者造成困擾,甚至權益的侵害。附著在這一過程中的,還有眾多利益吸食者,他們共同構成了一條隱身于手機屏幕內的“食費”利益鏈。
中秋節(jié)前,四川的李冰以“受害者”身份向記者爆料,稱其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以非定制機價格購買了一款某品牌的定制手機,而前者價格高于后者。
記者調查后發(fā)現,李冰的爆料背后潛伏著一條涉及手機廠商、運營商、第三方應用軟件公司、應用軟件銷售代理商、刷機公司等多方參與的“食費”利益鏈條。
講述 一次怪異的購機經歷
進店買手機,未被問需求卻被一直追問手機號碼的運營商歸屬問題,此等怪事就發(fā)生在李冰身上。
據李冰稱,今年8月底,他在成都迪信通某門店看到店內在做節(jié)前促銷活動,承諾低價保障等誘人條件。經過促銷員一番熱情推薦,李冰花了2399元購買了一部某品牌手機。這與店內明碼標價的2499元原價低了100元錢,李冰覺得賺到了。
手機買到手后,煩惱隨之而來。一周后的周末,這部手機被家中小孩拿去玩,就一兩小時的時間,李冰手機里原有的80元話費就用光了,還導致欠費停機。
疑惑之下,李冰隨即撥打了該品牌手機的客服熱線。不料,客服人員回答說,李冰購買的是某品牌移動版,也就是移動定制手機,攜帶有運營商捆綁的預裝軟件??头藛T又告訴李冰,該手機品牌型號為中高端機型,預裝的應用都可以刪掉,以后不會有類似問題出現,只有低端手機才不能刪除這些軟件。
李冰這才恍然大悟:為什么他在選手機時,手機促銷員問得最多的并非他需要什么樣的手機,而是他的手機號碼是移動、聯通,還是電信的?對手機不太精通的李冰感到很奇怪,促銷員給他的解釋是:選擇匹配的運營商機器,會讓手機上網速度更快。
為了證實自己購買的手機確實是定制手機,李冰上京東商城查看,結果讓他大跌眼鏡,該款手機移動版的售價僅為2288元,還參與網站禮包贈送活動。在京東在線客服的問答版面,李冰看到自己想要購買的“裸機”,即非定制手機為公開版,客服明確回答,“公開版的意思是沒有運營商”。
李冰回憶,在整個購買過程中,迪信通手機促銷員從未向他提及有公開版或者“非定制機”,他是花了高價購買了有潛在流量陷阱的定制機。李冰認為,迪信通的促銷員在銷售過程中存在偷換概念的嫌疑。
聽完李冰的講述,記者隨即走訪了北京某迪信通手機賣場,并經歷了相似的購買過程。
調查 應用預裝已成通行規(guī)則
在北京某迪信通手機賣場,記者向手機促銷員問起上述品牌手機相應型號的價格,促銷員答非所問:“你用的是中移動還是中聯通的手機號?”
記者當即表示不需要定制手機,要“裸機”(即非定制手機),促銷員回應,所有的手機都是 “裸機”,但需要根據顧客手機號碼運營商支持的網絡來匹配手機,這是從配置的需要考慮。
說著,該促銷員拿出一款真機,指著印在手機后蓋上的運營商Logo說,“每款手機支持的網絡不同。如果買聯通版,最低價可以在標價 (即2499元)基礎上優(yōu)惠100元;如果買移動版,可以優(yōu)惠200元,因為移動要推4G,做促銷?!?/font>
當記者問起手機內是否有預裝的應用程序時,促銷員馬上回答,“不想要的都可以刪掉,也可以幫你下載你想要的。”記者又問,“其他機型是否也可以刪掉預裝應用”,對方答,“不一定,要根據型號”。
為了證實混淆概念的做法不止發(fā)生在上述一款手機上,記者在酷派的體驗店也遇到了類似情況。
針對消費者如何區(qū)分定制機和非定制機的問題,記者詢問了宇龍酷派廠商的相關工作人員。該人士表示,在3G時代,整個產業(yè)鏈已經被運營商主導。作為“中華酷聯”的一員,酷派與其他三家主流廠商采取的策略,都是與運營商捆綁的銷售策略,在市場上,這些定制機占到絕大多數。除了有運營商補貼,定制機的機身上通常印有運營商終端定制的Logo,也會預裝一些運營商軟件。
也就是說,機身后蓋印有運營商Logo的手機均為運營商版的定制手機,而非上述迪信通促銷員所說的“裸機”,因未及時告知,從而導致上述消費者李冰使用內置運營商應用產生流量流失。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邱寶昌對此表示,根據他了解到的情況,預裝軟件難卸載,卸載后難保修,這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手機“三包”規(guī)定,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行業(yè)解剖 三種途徑隱秘分食收益
在智能手機時代,運營商對渠道的主導能力越來越強,運營商通過定制手機捆綁服務套餐,利用集中采購、銷售、話費補貼等手段,全面介入移動終端設計、開發(fā)和驗收過程。
記者發(fā)現,所謂“移動版”就是中國移動的定制手機,內置移動運營商的應用,比如有MM商城、咪咕音樂、移動WLAN熱點等,只支持移動卡的3G信號;“聯通版”的內置應用包括沃商店、沃閱讀等,只支持聯通卡的3G信號,“電信版”只支持電信3G。
GfK中國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中國手機市場3G智能手機零售量已超過1.5億部,其中,運營商捆綁市場銷售的3G智能手機已達8800萬部,占比近六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手機渠道銷售經理對記者介紹,時下國產手機品牌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預裝,主要有三個渠道:第一種即與運營商合作定制,運營商將相關應用預裝進定制手機內綁定;第二種是手機出廠時,手機廠商自己預裝應用程序,一般是將應用程序內置入手機系統(tǒng)內,從而使消費者難以刪除;第三種方式便是銷售商與廠商合作,以渠道推廣作為籌碼,或后期刷機預裝應用程序。
該銷售經理說,第一種方式中,“運營商這么做,是為了與第三方應用服務提供商爭奪用戶,因為伴隨傳統(tǒng)的通話和短信業(yè)務收入不斷下降,運營商正好利用這一方式開拓增值業(yè)務。手機廠商跟哪一方合作都不吃虧,更不可能得罪運營商?!?/font>
第二種方式中,手機廠商在手機出廠時,通過與第三方軟件服務商或手機應用預裝公司合作,將相關應用內置進相應手機內。
有業(yè)內人士向記者揭秘了手機預裝市場的“食費”鏈條:首先,手機廠商與第三方預裝公司攜手,雙方協議將50~100個用戶無法自己刪除的應用程序預裝進手機,每售出一部手機,預裝公司支付給手機廠商50~100元收益。這些內置的應用程序多為收費程序,一旦被激活,便會產生費用。甚至有應用程序在手機內潛伏近3個月后,會自動以短信的方式扣費,一條0.5元左右。手機廠商和預裝公司五五分成,瓜分這些收益。通過上述兩種方式得到的收益,可使大打價格戰(zhàn)的手機廠商獲得額外收益,反哺其硬件銷售的虧空。
至于第三種方式,主要是通過后期刷機等方式內置。
一位品牌手機廠商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通過預裝,軟件廠商主要通過三種方式賺錢。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方式,是從用戶使用中直接收費。如某款收費的預裝游戲軟件,只要點擊,便產生費用;第二種是軟件本身免費,通過增值服務收費,如游戲中的道具等;第三種方式是渠道收費方式,即使用免費,但附加了廣告推送和內容推廣,該軟件廠商便可通過向廣告商、內容商收費來獲得收益。比如一款訂購機票的手機客戶端,可以同時呈現多家航空公司或票務公司的票務信息,用戶使用軟件成功購票后,所屬航空公司或票務公司就需要向軟件商支付一定的提成。
正是基于各種利益,手機預裝市場亂象頻生,用戶則成了最后的買單者。
對記者了解的以上情況,記者聯系中國移動相關工作人員,但對方不予置評。
記者獲悉,政府相關監(jiān)管部門已經介入該領域:工信部今年4月11日針對此而發(fā)布的 《關于加強移動智能終端管理的通知》將于11月1日起正式執(zhí)行。該通知中,對移動智能終端安全能力和預置應用軟件提出了管理要求,明確規(guī)定手機廠商不得在手機出廠時預裝5種性質的手機應用軟件,其中包括未向用戶明示并經用戶同意,擅自調用終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消耗、費用損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影響移動智能終端正常功能或通信網絡安全運行的軟件等。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該通知的監(jiān)管對象只針對手機出廠環(huán)節(jié),而未將其他環(huán)節(jié)的預裝行為納入監(jiān)管范圍,監(jiān)管效果會打折扣。但至少,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對手機預裝市場的亂象予以關注。